跳转到主要内容

激光打标机的发展历程

靠近管理员在…上


20世纪60年代:激光技术的诞生

背景:激光(受激辐射光放大)技术是由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·迈曼于1960年发明的,他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。激光的高能量密度和单色性为标记技术奠定了基础。

应用:早期的激光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军事领域,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工业标记。

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:YAG激光打标机的兴起

技术突破:20世纪70年代,掺钕钇铝石榴石(Nd:YAG)激光器开始在工业中使用。YAG激光器主要发射波长为1064nm的红外光,使其适用于加工金属和一些非金属材料。

特点:早期的YAG激光打标机采用灯泵浦技术。这些设备体积庞大,功耗高(约6500W),光斑尺寸大,适合粗加工,但不适合精细标记。应用:主要用于标记金属产品和电子元件,如序列号和商标。

局限性:氪灯更换频繁,维护成本高,效率低。

20世纪90年代:半导体和CO2激光打标机的普及

半导体激光打标机:20世纪90年代,半导体泵浦YAG激光器逐渐取代了灯泵浦YAG激光器。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(约40%)、更稳定的设备和更长的免维护寿命。

CO2激光打标机:基于10.64μm波长的气体激光器,适用于非金属材料(如木材、塑料和玻璃)的打标,广泛应用于包装和服装等行业。

特点:设备尺寸的减小和标记精度的提高将其应用领域扩展到电子、医疗和食品包装。

21世纪初:光纤激光打标机的革命

技术进步:在2000年代,光纤激光器成为主流。波长为1064nm的光纤激光器具有高电光转换效率(超过40%)、低功耗(约1800W/H)和长寿命(高达150000小时,或约10年免维护)。

优点:光纤激光打标机结构紧凑,免维护,可产生高精度标记,适用于手机键盘和珠宝等高端应用。

扩展应用:广泛用于金属(如不锈钢、铝和铜)和高密度塑料的精细标记,支持条形码和二维码等复杂图案。

2010年代:UV和绿色激光打标机的兴起

UV激光打标机:以266nm或355nm波长为核心,是一种热影响最小的冷加工技术,适用于热敏材料(如玻璃、陶瓷和薄膜)的精细打标。绿色激光打标机:波长532nm,适用于太阳能硅片和精密仪器等高精度加工。

特点:标记线宽小至10μm,深度可控,满足标记微小零件的需要。

2020年代至今:智能与自动化



产品查询
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疑问,请填写下面的表格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的询问!